从白酒企业的互访之行,再读中国酒业的竞合之势
文 | 九月
进入2024年第四季度,白酒行业也在忙碌之中“热闹”了起来。
站在年末冲刺和2024即将收官的节点上,白酒企业不仅围绕市场建设、品牌营销、渠道拓展和文化深耕等层面铺展开高效的品牌落地战术,也通过密集的交流互访,持续传递竞合声音与趋势研判,为行业的发展鼓舞士气、提振信心。
近期,中国白酒企业高频率的开展调研、交流与共商的动作,强力的竞合之势又将给白酒行业的前行之路注入哪些成长动能?
抱团取暖抵御周期
企业互访再现竞合热潮

在这一轮行业抱团取暖的动作中,范围最广、声量最大、规格最高的要数在11月21日—23日召开的第五届白酒黄淮核心产区高质量发展峰会,会议围绕“筑牢传统产业根基,发展新质生产能力”这一核心主题,洋河、古井、今世缘、仰韶、口子窖等在产区名优酒企共话黄淮白酒产区的未来方向。
峰会上,黄淮产区企业围绕“筑牢黄淮产区白酒的自然生态、筑牢黄淮产区白酒的人文生态、筑牢黄淮产区白酒的美酒生态”,论述了“筑牢传统产业根基”的必要性与可行性。同时,面对当前白酒发展的现状,黄淮酒企还达成了“合力提升黄淮产区整体形象、合力构建黄淮产区发展生态”的共识,汇聚产业合力发展新质生产能力,唱响黄淮产区大合唱。
在黄淮产区抱团取暖的动作之外,近来,白酒企业之间的“串门”也更加密集。
继6月中旬,汾酒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袁清茂赴郎酒集团调研后,11月中旬,郎酒集团(股份)董事长汪俊林率队赴汾酒集团交流学习,参观了汾酒博物馆、汾酒老作坊博物馆和中国汾酒城,并与汾酒集团围绕市场策略、品质管理和品牌建设等展开了座谈。
袁清茂指出,汾酒与郎酒是中国白酒的两大名酒品牌,肩负着白酒文化传承发展的重任,希望双方“坚持品质共守,弘扬工匠精神;推动文化赋能,共促文化传承;打造美好生态,促进产业健康发展”,共同推动酒业高质量发展。
汪俊林表示,汾酒是中国白酒文化的杰出传承者,也是行业发展的先锋,其精益求精和实事求是的管理理念更是让郎酒深感共鸣。未来,希望双方通过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,更好地应对市场挑战,并与所有中国白酒企业一道,携手构建全产业链、国际化、高质量标准体系,为中国白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。
11月7日,茅台股份生产技术骨干团队走进西凤酒厂,对西凤酒文化馆、酒海库,制酒、制曲、成品包装车间进行了实地考察。双方表示,希望在企业管理、市场拓展、智能制造、工艺革新及生态建设等方面建立交流互鉴,持续将双方的好经验、好做法应用于企业的实际生产中去,为中国白酒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。
11月1日,茅台集团党委委员、副总经理涂华彬还率安全管理部、物资供应中心、勾贮车间等部门团队走进金种子酒业,并围绕文化传承、酿造技艺、供应链管理等进行了交流。涂华彬指出,阜阳酒文化底蕴深厚,孕育了独具特色的金种子酒。如今,金种子打造以智能化为核心的白酒生态酿造科研基地,为新时代白酒产业在可持续发展上做出了积极探索。
在竞合生态下协同发展
凝聚起行业前行的智慧与合力

中国白酒行业之间互促、互进、包容合作已成为大势所趋,协同发展的“主旋律”越唱越响,“各美其美、美美与共”的竞合生态也被行业广泛认同。
过去数年时间,行业时常被“中国白酒T9峰会”“贵州白酒圆桌会议”、四大名酒的“篮球之约”,以及“习郎会”等极具代表性的企业互访动作刷屏,而这正是白酒企业在追求竞合发展下,增进交流互访的一次次生动缩影。
时至今日,白酒企业互访交流的频率与深度不断增强,以产业抱团发展为纽带,互相学习并构建良好关系氛围,不仅预示着行业竞合理念的延续与强化,同时企业间也在用积极携手的动作,展现了行业应对深度调整的信心与士气。
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曾表示,中国白酒行业是个有机整体,酒业的发展并非博弈,而是怀揣勇气,互相包容的发展模式。名优白酒企业间的频频互动,彰显了中国酒业以竞合发展,构建“各美其美、美美与共”氛围,推动行业更高质量发展的决心。
宋书玉指出,中国白酒企业继续坚持相互理解、相互尊重、相互信任的协同发展观,以共同做大白酒行业和产业的坚定决心和美好愿景,加强跨区域融合联动,共同应对市场的挑战和机遇,共同维护和提升中国白酒的品质形象、品牌形象、社会形象和市场形象,共同维护共赢共荣的发展大局。
当前,面对宏观环境的变革和白酒行业深度调整,有序竞争、合作共赢成为了行业稳步前行的不二选择。在此阶段,白酒企业积极交流合作,建立互访机制,在竞争中互相促进,相互学习和借鉴,不断促进技术人才之间酿酒工艺的交流,推动企业文化、战略层面的沟通,也将有助于携手构建全产业链的高质量标准体系,共同推动白酒行业实现更加稳健、可持续发展。